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第三届川剧汇演活动即将启幕 创新推出“跟着川剧游四川”
时间:2025-08-05 15:21:45来源: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:施少伦

《三十六迷形拳》

  中新网成都8月5日电 (单鹏)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5日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第三届川剧汇演活动有关情况。会上透露,本届川剧汇演活动将创新推出“跟着川剧游四川”文旅推广活动,推出川剧“打卡线路”,发放川剧“观演礼包”。

新闻发布会现场。 四川发布 供图

  据悉,第三届川剧汇演活动将于近期在成都举办。本届活动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四川省文联主办,四川省戏剧家协会、四川省艺术创作促进中心(四川省艺术基金中心)、四川天府演艺集团承办。活动将从8月持续到2026年春节前,分为剧目展演评比,文旅宣推、省外巡演、新媒体传播等系列活动,以及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三个阶段。

  据四川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中伟介绍,本届川剧汇演活动将集中展演15部大幕戏和13部折子戏,努力打造川剧“名作”;首次策划举办四川省川剧汇演精品剧目北京展演周,精选4部大幕戏、4部折子戏开展晋京展演;首次策划实施“名师高徒”青年演员成长计划,加强优秀青年川剧演员挖掘培养。

  “跟着川剧游四川”亦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,有助于实现川剧艺术与四川文旅资源的深度联动。活动首次梳理推出川剧主题文旅路线,把十大川剧文化场景与当地景点、博物馆、城市文化地标有机串联,构建“观剧知历史、游景懂文化”的完整体验链。以经典剧目《丁宝桢》为例,观众在观演后可循着剧中历史脉络探访都江堰,让川剧从舞台艺术延伸为解读四川的“活态教科书”。

  “跟着川剧游四川”的系列活动还注重年轻化表达,比如邀请国际友人、网络达人担任“川剧体验官”,以沉浸式妆造、唱腔学习视频制造跨圈层话题;在成都潮流街区开展川剧快闪,让名家与国风达人同台,打破剧场围墙;在短视频平台发起“川剧技艺挑战”,由名家示范打样、青年演员接力,吸引网友模仿变脸、变装等绝活。这些“年轻化”的尝试旨在让传统艺术能融入街头社区文化,让川剧从舞台走向生活,从“剧场艺术”变身“大众潮流符号”。

  当前,四川高度注重川剧保护传承。去年9月1日,《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》正式发布实施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宋俊武表示,条例施行后,川剧传播影响力显著提升,“川剧+”文旅融合业态加快拓展,院团创演质量稳步提高,川剧人才培育体系更加健全。下一步四川将深入践行“以文塑旅,以旅彰文”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加强川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。(完)

【编辑:张子怡】

图片

  全省新增出院23例(境外输入15例),目前在院357例(境外输入167例);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4例(境外输入22例),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43例(境外输入127例)。《三十六迷形拳》  实现医养结合。一是按照生命周期制定健康指标,不再将大龄和老龄机能衰退当疾病,大力开展维护健康机能的康复服务;二是全专融合医护资源进社区,包括一、二级医院和急救网络,支持居家养老和基本保健服务需求,各类医疗机构要在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内找到自己的位置,大型医院单体发展的时代结束了。2032年中国可能进入重度人口老龄化社会,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,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个亿,届时“63婴儿潮”一代人进入70岁,可以预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增加,要从现在开始建设“医院专科/急性治疗、社区康复/非急性治疗和家庭照护/夜间看护”相结合的医护体系;三是发展长期照护事业产业和长期照护保险计划,满足高龄老人失能失智照护的刚性需求。长期照护属于带病生存的广义医护范畴,需要大力培育“家庭照护床位”以满足70%需求。德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计划相对成功,其经验值得借鉴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
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© 2023版权所有